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蓬勃发展,装机规模不断提升,2022 年全球及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约为32GW、7GW,创历史新高。
随着政策执行、成本下降和技术改进,新型储能将更能满足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电力储能需求。预计2025 年,全球及我国新型储能年度新增装机或分别超过40GW、10GW,有望达到75GW、21GW。
2022 年,锂电储能技术在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中市场占比接近90%。由于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其他新型储能技术蓬勃发展,预计锂电储能技术在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中市场占比会逐渐降低,但仍将维持其在新型储能技术中的主力位置。
锂电储能是新型储能的绝对主力军,而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又是我国锂电储能的主导技术。当前,我国锂电储能电站项目正处于密集开工建设阶段,相关项目陆续投运。
根据对相关项目用地的统计分析,2022年我国锂电储能单位装机占项目用地约为220㎡/MW,未来有望持续减小。
MW级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包含锂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转换系统、控制系统等设备。
近年来,国内外MW 级电池储能技术发展迅速,具有容量高、可靠性强、灵活性高、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在电网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2 年我国等效40尺MW级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容量为3.5MWh,2025年预计增长至6MWh。
5、锂电储能系统价格:1.66 元/Wh(0.5C系统)
锂电储能系统价格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变流器(PC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价格构成。由于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攀升,严重抬高了锂电池的瓦时成本。2022 年,我国锂电储能系统价格约为1.66 元/Wh(0.5C系统)。
中长期而言,随着规模化生产带来制造成本进一步下降、电池回收技术及产业加速成熟,加上相关原材料资源的保障,预计锂电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
与其他新型储能技术相比,锂电池储能系统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的突出优点。2022 年我国锂电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约为89%。随着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锂电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将有所提升。
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目前用于电力储能电站的有150Ah、160Ah、210Ah、240Ah、280Ah等不同容量。当前,国内已超过10家电芯企业对外销售其280Ah磷酸铁锂电池产品。
电芯容量的提升,可以在电池模组层面减少零部件使用量,提高模组的体积密度,也可以简化模组后续装配工艺,节省土地基建、集装箱等方面的成本投入。
但是大容量电芯的散热问题更严重,且一旦出现事故,释放的能量更大。预计未来锂电储能电池单体电芯容量将缓慢提升,并在成本、容量、高安全、长寿命等多项性能中寻求平衡。
储能应用场景对锂电池循环寿命提出更高要求。假若以0.5C 系统倍率调峰(即充/放电时长2h),充放电循环2次,锂电储能电站的10年使用寿命对应7300 次的储能电池循环寿命(实际要求电芯循环寿命超过7300 次),远超动力锂电池1000 次左右的循环寿命。
2022 年,我国锂电储能电池单体电芯循环寿命约为6000 次;随着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未来有望在达到10000-20000 次。
9、锂电储能单体电芯质量/体积能量密度:168Wh/kg、350Wh/L
能量密度是指在单位一定空间或质量物质中储存能量的大小。电池能量密度一般分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两个维度。2022 年,锂电储能单体电芯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分别为168Wh/kg、350Wh/L。
中长期而言,随着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同时考虑到储能场景对能量密度和储能成本的综合考量,预计锂电储能单体电芯质量、体积能量密度将分别超过200Wh/kg、400Wh/L。
参考资料:储能新视界
2021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21.1 GW。其中,锂离子电池93.9%;铅蓄电池2.2%;钠基电池2.0%;液流电池1.2%;超级电容器0.2%;其它0.5%。到2025年,预计电化学储能增量将达到12GW/年,累计装机约40GW。在储能产业链中,各种电化学储能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设备、储能配套设施等都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为促进储能产业行业交流,艾邦特建有“储能产业交流群”,欢迎业内人员加入。
方法: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下方菜单栏“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推荐活动
【邀请函】2023年第二届动力电池电芯材料论坛(3月23日 常州)
序号
|
报告主题
|
演讲单位
|
1 |
锂电池电芯结构和性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
江苏时代新能源 |
2
|
锂电池负极粘接剂的性能要求与发展趋势
|
弗迪电池
|
3
|
高性能锂电池隔膜的开发与应用
|
天津力神
|
4
|
锂电池隔膜研究趋势开发进展
|
星源材质
|
5
|
锂电池隔膜先进涂覆工艺
|
卓高电子(璞泰来)
|
6
|
卓高涂覆隔膜研发技术方向及产品介绍
|
绿能纤材(重庆)
|
7
|
高分子复合铜箔集流体一步法(非PVD法)制备技术
|
深圳大学
|
8
|
为电解液稳定性保驾护航—过程在线液相分析的应用
|
南京菘大仪表有限公司
|
9 |
锂电池的智能制造技术 |
成都百世慧科技有限公司 |
10
|
改性石墨负极材料及石墨烯导电剂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
华明胜科技
|
11
|
新型铝塑膜的开发及在软包电池的应用
|
邀请中
|
12
|
纤维素基隔膜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
|
邀请中
|
13
|
新型极耳材料的开发应用
|
邀请中
|
14
|
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制备及其性能
|
邀请中
|
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一: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艾果儿:183 1256 035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要提供信息
报名方式二:扫码报名(下方二维码)
或复制链接: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122?ref=172672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储能与充电):2022年我国锂电储能九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