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的移动储能行业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移动储能行业市场规模达95.2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180.2亿元。
行业趋势:移动储能的需求市场逐渐扩大,未来一段时间是产业迅速发展期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移动储能产业将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发展,部分移动储能企业已经开展了初步布局。然而,现阶段中国C端消费者对移动储能的需求尚不清晰明确,把握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前期市场拓展。
移动储能细分类型及特点介绍
按照消费场景划分,移动储能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一般储能/便携储能、房车储能、家庭储能,其中一般储能/便携储能按照场景又可以分为,户外旅游场景和应急救助场景的产品。
中国移动储能发展规模及大数据预测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和上游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便携式储能的制造大国和外贸出口大国。2019年,中国便携式储能总出货量位78.3万台,总产值位10.1亿元。随着经济深入发展以及产品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高,预计2022年出货量将达到788.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180.2亿元。
中国移动储能消费者人群画像(一)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储能消费者的性别中男性占比61.9%,女性占比38.1%;中国移动储能消费者的区域分布中,二线城市占比32.6%,北上广深占比27.5%,新一线城市占比24.9%。
中国消费者线上购买移动储能产品的原因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线上购买移动储能产品的主要原因为,可以自行了解不同品牌的信息资料,货比三家(74.4%)、更倾向购买海外产品,信赖国外科技产品(49.0%)。
倾向线上购买移动储能产品的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是考虑到移动储能产品单价较高,国外品牌较多的特点。
中国消费者倾向的移动储能产品容量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倾向的移动储能产品容量主要为,500-1000Wh(42.5%)、100-500Wh(26.7%)。
电量为500-1000Wh的移动储能产品是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普及率高,产品结构和系统相对简单,且正在向小型化、轻便化、时尚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消费者能接受移动储能产品的最高单价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能接受的移动储能产品的最高单价主要为,1001-5000元(34.5%)、501-1000元(26.7%)、5001-10000元(24.1%)。移动储能产品属于耐用性产品,不常更换,其价格较高,但九成以上的消费者表示对移动储能的消费预算不超过10000元。
中国消费者移动储能产品的使用目的或场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户外旅行日趋成熟,便携储能市场潜力巨大。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移动储能产品的使用目的或场景主要为,私家车/房车自驾旅行(汽车应急启动、电动轻型车、车载冰箱、照明灯)占比69.2%、户外赛事活动:探险、越野、滑雪、极限运动等占比52.1%,少部分消费者会在停电时使用应急储能。
中国消费者认为移动储能相比传统燃油机的优点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认为移动储能相比传统燃油机的优点主要为,噪音小(60.4%)、操作更简单(49.7%)、体积较小(46.6%)、与太阳能电池板等搭配使用,清洁环保(46.1%)。
中国移动储能产品的消费者认知度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移动储能产品的认知度中,虽然华宝新能、安克创新、正浩重新、派能科技仍位居前八(产品分别对应电小二、Anker、EcoFlow、AR500),但与消费者企业认知度的排名有所不同。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在购买移动储能产品时,仍以性价比为主,对于购买的产品是哪个品牌的关心程度较低。
中国消费者购买移动储能产品时看重的指标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购买移动储能产品时看重的指标主要为,品牌知名度、价格、产品功能、产品性能、安全性和便携性。
由于移动储能的消费电子产品属性,消费者对产品的初始认知依赖于其品牌形象。同时, 由于移动储能产品能输出超过安全电压的交流电,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除了品牌知名度、价格、产品功能和性能外也会注重品牌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
中国消费者认为移动储能产品需要具备的功能
由于移动储能储备电的特点,消费者认为移动储能产品需要具备的功能主要在于移动储能的兼容性和扩容功能等两方面。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认为移动储能产品需要具备的功能主要为,电源电压可调节,满足多种电子产品需求(65.3%)、后期具有扩容备电功能(52.3%)、配备储能电池(47.7%)、有红外温控器(38.9%)。
中国移动储能潜在消费者未来三年的购买意向
调研数据显示,97.2%的中国移动储能潜在消费者看好移动储能的未来发展前景。且60.3%的潜在消费者未来三年购买意向较高。
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中国移动储能产业至少在未来三年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移动储能产品若能通过产品研发、质控品控、安全性能等方面打造出兼具高质量、广泛应用性、高安全性特征的产品,或许可以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进一步开拓市场。
中国移动储能行业竞争情报案例:鹏辉能源(产能情况)
数据显示,2019年鹏辉能源的产能为8.9亿Ah,2020年的产能为11.5亿Ah,2021年的产能为18.4亿Ah,2021年的在建产能为18.8亿Ah,产能扩张明显加快。
从产能扩张看,在21年储能行业加速上量的背景下,公司产能扩张速度明显加快,有望充分受益储能行业的高增长。
中国移动储能行业竞争情报案例:鹏辉能源(潜在风险)
中国移动储能行业竞争情报案例:飞利浦(储能产品一)
从飞利浦的户外储能产品来看,飞利浦的户外储能产品主要集中在终端。电池容量从128000毫安时到1997瓦时,可以覆盖户外移动办公,户外露营,户外垂钓等场景的使用。产品类型覆盖面较广。同时,飞利浦的户外储能产品使用的都是锂电池电芯,可以循环使用1000+同时保持80%的效率,但比起磷酸铁锂电芯略微逊色。
中国移动储能行业竞争情报案例:飞利浦(潜在风险)
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2022年7-8月,飞利浦的网络口碑为42.5,口碑偏低。疫情以来,国内经济形势下滑,就业难等问题出现,居民生活压力较大,移动储能价格较高,其销量或将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同时,飞利浦公司2021年的财报中并未提及有关移动储能的布局,对其移动储能产品的销售或将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