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储能采招市场关键数字:
-
全年共计完成了686次储能采招工作,订单总规模129.6GWh,对应118.5GWh储能系统需求,是2022年的近3倍。
-
277家单位参与了各类储能技术的设备投标,比2022年翻了超一番,共有168家企业有所斩获。
-
201家业主完成了储能设备采招工作,国家电投需求最大,规模超GWh的业主有28家。
-
在85.4GWh项目级采招中,中车株洲所的中标数量和中标总规模均遥遥领先。在锂电储能系统中标规模排行榜中,海博思创、比亚迪位居二三位;4-10位企业的差距在伯仲之间,分别是新源智储、融和元储、科华数能、远景能源、许继电气、山东电工时代和天诚同创。
-
在44.2GWh集采框采中,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阳光电源以入围14个标段并列第一。比亚迪,宁德时代紧随其后。
根据寻熵研究院、储能与电力市场对2023年全年国内储能采招市场的追踪和统计分析,2023年中国储能市场共计完成了686次储能采招工作,公开信息可追踪到的总采招订单规模为129.6GWh,涉及储能系统、含设备的EPC总包、直流侧采购和集采框采。
为合理评估市场需求规模,对于一个储能项目实施多次采购的情况只统计一次,则对应的实际储能系统需求为48.2GW/118.5GWh。与2022年全年44GWh的储能系统需求相比,2023年的储能系统需求量增加了近2倍。(详见:2022储能盘点:全年44GWh储能项目招标结果及中标企业全景分析)
考虑到下半年储能系统价格快速下降,部分央国企实施了第二轮集采,会导致第一轮集采并未完全执行的情况,预计实际执行的订单将在100GWh以内。
统计说明:集采数目以标段计算;通过集采落地执行的订单不在项目采招中重复统计;对于先后实施了直流侧和系统招标的情况,以系统订单为统计依据。
2023年储能采招市场总览
独立储能成最大细分市场
工商业储能柜采招近2GWh
4小时需求快速提升
在2023年落地的118.5GWh储能系统需求中,以集采形式完成的采招规模为39.69GWh,占比达34%。其余需求以项目级招标的方式落地,涉及可再生能源储能、独立式储能、火储联合、用户侧储能等各个领域,其中独立式储能已经成为储能需求最大的细分领域,此外工商业储能柜的采招规模也达到了1.89GWh(统计为用户侧的一部分)。
在各类储能系统技术中,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的采招需求占比达到93%。此外,液流电池和铅炭电池的需求也分别达到3GWh和4.8GWh,前者主要来自国家电投和中核汇能两个标段集采,后者主要来自国家电投在浙江等地推动的铅炭电池用户侧项目。
2小时和4小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储能时长配置。其中2小时储能系统占比55%,4小时储能系统快速提升达到了26%;此外还有10.6GWh储能项目/集采标段涉及的是2小时和4小时的混合配置。
从各月采招规模来看,下半年随着储能系统价格快速下降,采招规模也不断走高,9月、11月和12月的采招规模均超过了15GWh。特别是各大央企都在下半年启动了大型集采,为2024年的市场储备设备供应。
2023年储能采招市场参与方情况
储能系统投标企业277家
EPC投标企业379家
直流侧投标企业59家
2023年储能市场的参与方持续快速增加,比2022年翻了超一番。
-
各类储能技术的设备投标:共计吸引了277家单位参与其中,与2022年的120家相比,参与者数量增长了超1倍。在这277家参与投标的集成商中,有168家企业有所斩获,占比61%。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和比亚迪在项目招投标和集采框采中双线作战,并且均有不俗表现;还有部分企业表现出侧重集采入围的特点(见后文详细分析)。
-
储能项目EPC(含设备)的投标:有379家单位及联合体其中,182家单位及联合体有所收获,占比48%。
-
直流侧投标:59家单位参与,有26家单位获取了订单,占比44%。
2023年共有201家业主/开发商在2023年完成了储能设备采招工作。其中国家电投落地的采招规模达到了18.2GWh,落地规模超过1GWh的业主共有28家。
数据来源:寻熵研究院统计分析
项目级采招中标情况
中车株洲所遥遥领先
海博思创、比亚迪位列二、三位
2023年,针对储能项目的设备和EPC招标共计635个,总采招规模为85.4GWh,对应储能系统的实际需求为78.8GWh(一个项目若先后完成EPC和设备招标,则只统计一次)。
项目遍及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新疆的采招规模最大,达到了16.7GWh,这也验证了过去一年我们对于新疆是最大区域储能市场的判断。
共计有215家储能系统集成商以参与了项目级采招的投标竞争, 135家企业有所斩获,获取订单方式包括直接参与设备投标、参与EPC联合投标、参与业主的直流侧招标等不同方式。
在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供应商中:
中车株洲所以中标31个项目总规模6.44GWh名列第一,不论是中标项目数量还是中标总规模均遥遥领先。
海博思创和比亚迪位居二三位,中标规模均超过了3GWh。
4-10位的企业差距较小,分别是新源智储、融和元储、科华数能、远景能源、许继电气、山东电工时代和天诚同创。
中标规模超过1GWh的企业共有16家。
数据来源:寻熵研究院统计分析。注:此处不统计入围集采后落地到项目的订单。相关项目均已经过寻熵研究院储能项目库的核对,均可追溯。仅列举中标规模排名前20位的企业。
集采入围情况
174家投标单位
82家有所斩获
海博思创/中车株洲所/阳光电源并列第一
2023年共有22家开发商完成了共计51个标段的集采框采,采招规模达44.23GWh,包括了1/2/4小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电柜,直流侧,液流电池,EPC等不同形式。
央国企引领了2023年的集采市场,中核汇能、国家电投、中广核、华电、华能、中能建、新华水电、大唐等8家央企完成集采的总规模就合计达到了35.5GWh;龙源电力、新源智储、中石油济柴动力的直流侧集采也合计达到了6.94GWh。
共计有174家单位参与了集采投标,共有82家企业有所收获。
有意思的是,在总计51个集采标段中,有企业参与了高达30个标段的投标,也有企业投标了22个标段但颗粒无收。
在集采入围方面:
海博思创、中车株洲所、阳光电源均入围了14个标段,并列集采入围第一。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紧随其后,分别入围11个和10个标段。
入围数量超过3个标段的企业共有21家。
更多详细数据和其他维度的分析,欢迎订阅寻熵研究院即将发布的《储能项目招投标及报价全景分析报告(2023年)》。
目录
一、2023年储能招投标市场分析
二、2023年储能系统和EPC价格分析
三、基于招投标的储能供货关系分析
四、2023年储能招投标市场竞争格局总结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储能与电力市场计划于2024年3月1日在北京举行“储能产业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年度大会。我们将:
发布2023年行业数据、趋势研判及年度报告摘要版
政策总结、商业模式、并网数据、招采价格、竞争格局、技术路线
邀请业内专家及一线企业对行业发展、典型应用进行分享
源网荷应用创新、构网型、模块化、大容量、簇级管理技术、特色区域发展
总结储能企业在各环节的年度突出表现
并网之“最”、招采之“最”、项目之“最”、产品最具特色……
年后开局第一场,期待与各位共话行业之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寻熵研究院):2023储能盘点:全年129.6GWh采招结果和中标企业全景分析